来源:中国妇女报
■ 陈益民
(相关资料图)
“妈妈你看,我如果通过这一关,就能从鹌鹑蛋升级到鸽子蛋了,这个场景通过率只有5%……”这是某天晚上女儿玩“蛋仔派对”游戏时的情景。
关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,我以前是“严控派”。孩子只能在出游当天使用电子手表;手机用于听英语、听故事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;iPad也只用于画画。每当孩子拿起手机,我就紧张地开始计时。一天,使用手机的时间到了,女儿还在快速打字,丝毫没有交给我的意思。我当时火冒三丈,很想夺过手机把它锁起来。但我冷静下来问女儿:“这么投入是在干什么呀?”女儿拿手机给我看了一眼,原来她在和同学商量设计班级海报的事。是啊,女儿长大了,她也需要用手机作为社交或娱乐的工具。
如今,家长把孩子屏蔽在电子产品之外,会使他们与社会脱节、跟同学疏远,甚至成为未来社会的“弱势群体”。因此,关键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。
在协商的基础上限定时间
小学低段(一、二年级)的孩子,如果孩子不提要求,就不必给他玩手机等电子产品;反之,也尽量转移其注意力,创设其他好玩的活动让孩子参与其中,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用手机听故事、听歌曲等。小学中段(三、四年级)以上的孩子如果要单独玩手机等电子产品,父母就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,比如一次20分钟,20分钟以后要把手机还给家长,孩子认可了,家长确认没有其他附加条件,再把手机给孩子,并且要求孩子严格遵守约定。
家长参与孩子的部分上网活动
当孩子用手机上网,浏览一些不涉及隐私方面或者想与家长分享的内容,孩子会主动与家长交流,这时,家长可以在一边安静地看书、做家务等,随时等待孩子的分享。其实,孩子分享的愿望很强烈,比如,他在微信群与同学聊天,遇到好玩的事情,会主动告诉父母,父母则要及时回应。有了这些互动,孩子会觉得很充实,也会对20分钟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知。如果完全放手把手机给孩子,甚至不限定时间,任由他上网冲浪,他很可能把2小时当成20分钟,不利于把控上网时间。
家长也要做到,孩子不分享,最好不主动问“你跟谁聊天呢?”“你在看什么呀?”“在网上不要乱说话哦。”孩子要有独立的空间,有的孩子不喜欢家长有意无意打探自己的一些活动,不喜欢被干涉。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家长在他旁边待着,家长最好离开,让这20分钟完全属于孩子。
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
孩子愿意与你分享上网聊天的内容、上网游戏的内容,往往是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的。
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门学问,它有几个主要的原则:
无条件接纳孩子。不管孩子成绩好坏、长得高矮胖瘦、生病或者健康、受老师表扬还是批评,要让他感知到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;受了任何委屈,都可以在爸爸妈妈面前哭;家永远是他温暖的港湾。
经常鼓励孩子。善于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。孩子需要鼓励,就像植物需要水,父母的鼓励是孩子努力的动力。孩子做错事,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。
真诚陪伴孩子。认真倾听孩子诉说,分享自己一天中的趣事和糗事,投入地和孩子玩游戏,亲子共读一本书,一起去户外骑车、爬山,一起看一部电影……这些才是亲子陪伴。亲子陪伴时间的长短,依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而定,不必一味追求时间量;但陪伴时,请父母全身心地投入,这样,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意。
感知自己被爱的孩子,被无条件接纳的孩子,不会去网上寻求那些缥缈的成就感,不会被网上纷繁的信息所迷惑。
(作者单位: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)
标签: